王通[隋朝教育家]

王通[隋朝教育家]

王通(584—617),字仲淹,道號文中子,河東郡龍門縣通化鎮(今山西萬榮縣通化鎮,通化鎮1972年由山西河津縣劃入萬榮縣)人,隋朝著名儒家、教育家、思想家。 王通,《隋書》無傳,新、舊《唐書》王績(其弟)、王勃(其孫)、王質(五代孫)傳中雖均曾提及,然皆極簡略,稱其為隋末大儒而已。 以“先儒”從祀孔廟東廡。

基本信息

人物簡介

王通畫像 王通畫像

王通,字仲淹,道號文中子,生於隋文帝開皇四年( 584年)一說生於580年,現無考證。卒於隋煬帝大業十三年( 617年)。隋絳州龍門(今山西萬榮縣通化鎮,通化鎮1972年由山西河津縣劃入萬榮縣)人。是隋代山西的一位私人教育家。

王通,《隋書》無傳,新、舊《唐書》王績(其弟)、王勃(其孫)、王質(五代孫)傳中雖均曾提及,然皆極簡略,稱其為隋末大儒而已。參考其它文獻,我們大致可以知道:王通出生在官宦世家,其父王隆,曾於隋開皇初,以國子博士待詔雲龍門,向隋文帝奏《興衰要論》七篇,“言六代之得失”,頗為隋文帝所稱道。王氏家學淵源深厚,所以王通從小就受到儒學的薰染。《中說·立命篇》有“夫子十五為人師”的記載,可見王通少年時即精通儒學,學問極好。

據說在隋文帝仁壽三年( 603),王通曾經“西遊長安,見隋文帝,奏太平十二策,尊王道,推霸略、稽今驗古”。但沒有受到重用。大約是由於同鄉薛道衡的推薦,才被授以蜀郡司戶書佐、蜀王侍郎。王通並不滿意,所以不久就“棄官歸,以著書講學為業”。

王通棄官歸鄉後,便潛心鑽研孔子的“六經”,據說曾經受書於東海李育、學詩於會稽夏典,問禮於河東關子明,正樂於北平霍汲,考易於族父仲華。經過潛心研究後,王通覺得學問有成,便模仿孔子,作《王氏六經》,或稱《續六經》。並開始在家鄉的白牛溪聚徒講學,“門人常以百數,唯河南董恆、南陽程元、中山賈瓊、河東薛收、太山姚義、太原溫彥博、京兆杜淹等十餘人為俊穎,而以姚義慷慨,方之仲由;薛收理識,方之莊周。”這個記載大體是可信的。後世附會唐初名臣房玄齡、魏徵等也是王通弟子,但據考證並不是事實。

主要著作

王通半身像 王通半身像

明代之後,南學興盛,尤其信奉陽明學者出於對北學的偏見,對王通開創的“河汾道統”肆意加以貶抑。後世妄人語結無詞之處,頗多潑婦長舌之言,評王通好自求名,模仿孔子作《續六經》,在河汾講學時,便以“王孔子”自詡,是一個華而不實的人。其著作《續六經》,約於唐代散佚。今存《元經》一書,題王通撰,薛收傳,阮逸注,前人考證後,認作偽造。

今天研究王通的思想,主要依靠《中說》一書。《中說》一書,有人疑其為偽作,但大多數學者認為,此書雖非王通所作,但其原本是王通門弟子姚義、薛收彙編而成的,大體上是弟子們對其師言行的回憶和追錄。不過,此書到了王通之子王福畤手裡後,福寺對其重新分類編排,在這個過程中,加進了許多吹噓王通的不實之詞,以至後人疑其為偽作。其實,《中說》還是有一定價值的,朱熹就講過:“《中說》一書如子弟記他言行,也煞有好處。雖雲其中是後人假託,不會假得許多,須具有個人坯模,如此方裝點得成。”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。

《中說》所反映的王通思想,還是有許多可貴之處的。王通在政治上,以恢復王道政治為目標,倡導實行“仁政”,主張“三教合一”,基本上是符合時代潮流的,有進步性;在哲學上,王通致力於探究“天人之事”,圍繞“天人”關係這個核心,闡述了他關於自然觀、發展現、認識論和歷史觀等方面的思想,表現了樸素唯物主義的傾向和主變思想,在文學上,王通論文主理,論詩主政教之用,論文辭主約、達、典、則,主張改革文風。這些都有一定的進步意義。

相關詞條

相關搜尋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